“可笑!”
查尔斯一世在自己的宫殿里扶额摇头。
“欧洲战场正打成尸山血海,每天军费开支超过五千万英镑。我手下的蠢货却发来一份电报,说中国人为了在南非抢姑娘而跟布尔人闹翻。”
南非距离英国一万公里,其总督巴克斯顿男爵偏生特别喜欢给伦敦汇报工作。尤其是开战以来,他每天都上报关于中国人的消息。
英国本土常备陆军不到四十万,都不够一场大规模战役消耗的。大英需要从全世界的殖民地获取兵员。
英国被选者们参考一战和二战经验,觉着这事不难。可真打起来就发现这事没想象的简单。
南非的巴克斯顿男爵时刻强调中国在非洲的势力,无非是想讲述自己的重要性,不想被抽调部队投入惨烈的欧洲战场。
查尔斯一世弹了弹手中的电报,向前来拜见自己的陆军大臣基钦纳嗤声说道:“这个蠢货说要保护在南非的英国姑娘免遭中国人毒手,还说现在是最佳良机。
他当我是傻子吗?中国控制的马普托距离开普敦一千四百公里,他非常安全,根本不用担心。倒是大英需要他手里的十几万陆军兵员。”
基钦纳点了点头,他明白国王如此焦躁的原因——欧洲战场打成了纯粹的消耗战,这对谁都不利。
开战第一天,基钦纳就向议会提交扩军法案,要求在本土征召五十万兵力,并制定继续征召一百万兵力的预算。
议员们为这个法案吵成一锅粥,嘲讽这五十万兵力是“基钦纳炮灰”。他们压根没意识到正在发生的战争将旷日持久。
特别是对德国威廉港的突袭导致大英海军损失惨重,以至于英国上下有了点畏战心理。谁也不想将自己的子女送到战场上。
目前法德正在比利时和荷兰领土上打成一锅粥,双方的空军和装甲部队来回拼杀——堑壕战没出现,但战机和战车的损失同样极其惊人。
开战不到一个月,法国丢掉了两个装甲师,七个步兵师,八百多架战机。德国的损耗只有法国的一半,目前已经战线稳定在比利时境内。
2:1的战损让英法大吃一惊,双方武器装备差不多的情况下,打成这个鬼样子只能说德国军队技高一筹。
在审讯部分德军俘虏后,一份紧急调查报告送到了英国陆军部以及查尔斯一世面前。原因很简单,很多德军军官早在七年前就在中国战场练手。
中日战争延续多年,但战争烈度一直很小。打了整整六年,双方损失的军队总数还不如欧洲打一个月。
低烈度战争给中国培养了大批有实战经验的各级指战员。同时有数万德国军官和技术人员以志愿者身份加入中国军队,提前熟悉了现代化战争。
其中包括坦克手、飞行员、前线军官,后勤人员,乃至战役战略级的高级指挥员。这些有实战经验的军人返回德国,在东西两线将俄法两军碾出屎来。
中国投桃报李,同样将一部分军队以志愿者身份派到德军作战。
比如包括“红女巫”在内的七个空军王牌中队,以及紧急抽调飞往德国的十几架“预警-1”和足够的配件。
中国的空军王牌是被强化过的,给他们配上德军僚机,立马能扩编一倍战力。玛莎在猎杀英法战机上格外卖力,朝她的“千机坠”目标进发。
法国陆军航空部经常怀疑前线战损统计是不是出错。为了保障地面作战必须夺取制空权,上百架战机升空厮杀,几小时后只回来三分之二。
法军知道德军有预警机,却也知道当前的雷达在陆地上会被杂波干扰的无法工作,指挥作战的效能远不如在大海。
再则近距离空中缠斗,预警机也排不上用场。于是法国空军英勇的冲了上去,随即被对手像狩猎般揍了下来。
为此英法很后悔,前几年支持日本时应该也学德国派军事人员进行援助,好歹体验一下实战,不至于被揍的如此之惨。
现在除了咬牙硬撑,说啥都没用了。
其实法国佬还算好的,德军没把主力放在他们身上,只用二十几个师堵在西线。东线的俄军才真叫惨,二十年后才会出现的“闪电战”发挥出不可思议的威力。
二十几个德国装甲师带着七十个机械化步兵师,两百多万部队从波兰西部向东发起攻击。
一月份的东欧平原被冻的硬邦邦,特别适合准备充足的机械化部队发起攻击。几千辆战车构成的装甲洪流几乎是一波推,把仓促应战的俄军打的稀里哗啦。
查尔斯一世待在白金汉宫看战报,都能体会俄国人的恐惧和悲伤。
巴泽尔一世的德军重现了希特勒德军的辉煌战果,其手下的将军非常凶狠的进行宽正面,大纵深的穿插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