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书盟

天心书盟>这世界危在旦夕 笔趣阁 > 第五十章 广播(第2页)

第五十章 广播(第2页)

“周青峰阁下不会打官腔,更不会说哑谜的。”三浦苦笑的回忆起周大爷在香港调戏三星大小姐。面对绑匪,对方还有心搞电台直播。

电台的主持人已经在预告将有重要直播“放送”,中国外交特使兼“东纪委”书记周青峰阁下将现场回答日媒提问。

在东京的市民甚至可以打电话到东京广播协会,直接与周青峰阁下交流,并可以敞开交谈,任何问题都可以提。

这种预告更吊足胃口,连三浦都在想要不要安排个人打电话去问问周青峰,倒不是给对方难堪,而是询问其来日本目的。

现在的广播信号失真很大,收音机里传出的声音带着沙沙声,不像原音。在预热暖场大概半小时后,电台中传出个浑厚的男低音向全日本听众问好。

“是他。”三浦低声道,他记得周青峰的声线,一辈子不可能忘记。

水野和大正关注于广播本身,倒没注意自家首相似乎跟周青峰“交情匪浅”。

日媒记者还是不敢造次的,头一个问题很简单,询问尊敬的“东纪委”书记阁下对日本的印象如何?

这只需说几句赞美,可周大爷却直白的很,用流利的日语坦然道:“作为刚刚结束战争状态的两国而言,要说我对日本有什么特别美好的印象就太虚伪了。

我这次来日本是希望加强中日两国关系。但我对日本的了解还很少,对国情民情只限于简于单的报告。

如果非要说什么印象,那就是认为中日间能互补合作的地方很多,但彼此间的矛盾也多,互信方面问题重重。而我正是来解决问题。”

对小鬼子来说,如此直白的言语就犹如当头一棒,毫无表面和气。直播现场的记者低声哗然,随电波传送。哪怕隔着收音机,听众也能想象场面不同寻常。

有这个回答作为起始,日媒记者胆子稍微大点。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中日今后关系走向。周青峰哈哈一笑,直说道:

“明治维新后,日本就想当亚洲老大。

但这有个前提,中国始终暗沉,毫无希望,才能给日本机会。否则以中国的体量,无论是人口、财力、军力、外交,都不可能允许日本挑战自己的位置。

从甲午战争到现在,日本一直是赢赢赢,可输一次就完蛋,落得现在这般状况。我很清楚日本各界还有很多人对不败而败的结局感到不服,乃至产生对抗心理。

我奉劝有此类想法的人去一趟中国,实地了解中日间的国力差距,再考虑对抗路线是否可行,是否能在日本找到同盟。”

这话令无数日本听众坐立不安,或惊或怒,或迷茫沉思,或不甘气急。没人愿意承认日本天生不如中国,可现实却逼得他们不得不低头。

在皇城内,大正听得怔怔发呆,旁边的水野羞恼的对三浦喝道:“这人真的代表中方立场吗?他怎能发表如此不负责任的言论?”

三浦没好气的回答,“这家伙一贯如此,他很负责任的。”

收音机里继续传出周青峰的声音,“很多日本知识分子和官僚根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输?我可以稍微替他们解读一下去年日本民众推翻军部统治的过程。

知道在1912年到1917年,有多少日本国民获得中国国籍吗?超过三万。这些人能获得中国政府的信任,无不是在工作或战斗中有突出成就。

比如有超过三千名日本工程师加入中国的铁路建设,有五十多人在工程建设中殉职。在中国多个铁道烈士陵园内能看到他们的名字。

在中日战争中,加入日本解放军的日籍指战员超过一万。推翻日本军部统治时,这个数字超过五万。他们作战之英勇,超出我的想象。

只因为日籍解放战士对反动的日本军部有刻骨的阶级仇恨。不需要政委多做动员,他们就能以昂扬的士气进行战斗。

在空袭东京的前一天,日本海军、陆军、外务省、大藏省、民间企业,至少有二十几条线在向中国通报实时情报。

包括气象、交通、军队部署、要员位置等信息源源不断的送到在东京的革命指挥部。所有信息都可以相互验证,确保真实有效。

有没有想过中国为什么能把日本渗透的如此轻松?靠金钱收买和威逼胁迫是做不到的。

因为‘正义’不是一句口号,它真的能打动人心。在华族内部都有我们的党员,连天皇的一日三餐都能被我们掌握,日本的公卿权贵怎么能赢?”

最后这句让正在听的内务大臣吓一跳,第一反应是惊呼不可能。可仔细想想兵变当天,“叛乱分子”势如破竹的攻势,只能说“善战者无赫赫战功”。

连大正天皇自己都叹气,他可是亲眼见过战事紧急关头,陆军省和海军省还为推卸责任而吵架。

中国在甲午战争被击败,完全是前朝到了日暮西山的末期,政局烂的不能再烂。但凡中国政府稍微振奋点,哪有日本唱戏的份。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