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书盟

天心书盟>这世界危在旦夕顶点 > 第六十章 可怕景象(第2页)

第六十章 可怕景象(第2页)

在美国的华人和留学生也成了受欢迎的目标。只要他们愿意,总能参加各种聚会,不愁没女孩喜欢。

同样的场景不仅仅出现在纽约。

在费城,在芝加哥,在洛杉矶,在底特律,当初从欧洲移民来美国的人们再次移民,且可能永远不会回来。

如今每天前往中国的人数相当于过去一年。如果这种状况不得到控制,全年将至少有一百五十万人离开。

美国的工业将受到重创。

因为就算美国经济能快速恢复,这些人再回来也是两年甚至三年后。新的工厂将面临无人可用的状况。”

这篇报道的作者大声呼吁政府对失业人口进行救济,尤其是对那些被中国招聘的高级技术人员给与补贴,或者干脆禁止他们离开美国。

可报道一出,已被经济危机搞到焦头烂额的联邦政府无动于衷,资金困难乃至破产的企业主正忙着甩卖资产。

倒是“禁止离开”的建议带来不小的社会恐慌,让没打算离开的人们感到莫大压力,反而到处打听前往中国是否可行。

连老洛克菲勒都在甩卖资产,还有什么比这更糟的?小洛克菲勒知道诸多内幕消息,却无法预测当前局面将滑向什么方向?

前几年,中国人拿着钱来美国求着财团和大学进行合作,想蹭美利坚的工业体系孵自己的蛋,在冷眼和怀疑中艰难起步。

现在,被砍科研经费的美国大学教授自己打包,带着团队和仪器登上前往中国的客轮。所有的挑三拣四都成了过去时,能掏钱的是真大爷。

国际媒体谈论列强经济,对于后起之秀的中国总是百般嘲讽,认为其过去几年的发展是因为基数太小,稍微有点投资就能快速进步——这种高速模式不可持续。

可现在中国有钱又有人,接下来只怕不是高速增长,而是超高速——过去中国在美国只能叫“捡破烂”,啥落后产能都要,不挑剔。现在真的是拆家,啥先进搬啥。

看看报纸,完全可以想象此刻美国的铁路和港口一派繁忙景象。人才和生产线都在远离,也顺便带走了工作岗位。

目前美国唯一繁荣的大概只有农业,廉价的粮食向潮水般出口到中国。优质的玉米和大豆非常有竞争力,被送去填饱五亿中国人的肠胃。

已经有媒体用耸人听闻的笔调描述中国超越美国的可怕景象。更有记者凭借想象力,描述美国遭到亚欧孤立,乃至遭到攻击的悲惨境遇。

不得不说,危机之下人们的焦虑被百倍千倍的放大,阴谋论很有市场。可这些都无法阻止美国人用脚投票。

移民国度,自然是哪里有机会就朝哪里跑。忠诚是什么东西?哪有钞票来得可爱?

“父亲,我们该怎么办?”晚餐时,小洛克菲勒问道。

老洛克菲勒停下切牛排的刀叉,思索片刻后沉声道:“刚刚有个消息,前总统马可世向白宫和国会发出倡议,要求立刻制定《工业复兴法案》和《金融管制法案》。

且减少农业用地和产量,避免恶性竞争,提升农产品价格。还有加强社会救济,同时以工代赈,投资国家基础设施。”

这基本是原历史“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后,罗斯福上台在三十年代实施新政的内容,追求一个掌控全局的大政府。

“但这没用。”老洛克菲勒摇摇头,否定了马可世提案的可行性,“真正想要重振美国经济必须靠战争,让欧洲再次打起来,制造出旺盛的社会需求。”

小洛克菲勒连忙道:“中国的需求也很庞大,可以制止经济危机吗?”

老洛克菲勒更苦笑了,摇头道:“中国在吸收我们的资金,拆我们的工厂,只会加剧危机的蔓延。

这像一杯不得不喝的毒药,让我们慢性中毒。况且争夺中国市场的可不只有美国,英法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对手。

最近华盛顿有个传言,说中国一旦发展起来就会跟英国联手封锁美国。这听来非常荒诞,以至成为笑谈,但未必没有可能。”

目前,美国建国还不到一百五十年,其南北战争过去也才半个世纪。美国人的目光一直盯着欧洲,对亚洲的感觉很陌生。

还无人做好面对中国崛起的思想准备。

但小洛克菲勒只要代入的想想,一个两千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有超过六亿人口的国家若是发展成美国的样子,那得多可怕?

叫人忍不住要哆嗦。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