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楚骁略作思考后,在宣纸上写下了海会的第一首诗!
以爱国为主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简短的八句,堪称惊艳,而这首诗更是有着诗圣之称的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作品之一,流传千古。
此诗虽没有满江红那般简单直接的表达恨意,但却隐藏在简单的文字中,楚骁颇为动容,这首诗过关肯定没有问题。
第二首既然是以黄鹤楼为主题。
他心里面早就有了想法。
之所以会出这样的题目,楚骁想着左相肯定有着特别的安排,或许这同样是有意安排,作为北方人,肯定没看过南方的名楼。
而周文武在左相的有意安排下,断然为此针对过的训练,否则那周文武如何对外放话,能拿下三圣海会的魁首?
要知道此人虽然有些文采,可在大乾无数才子中,想要排名前列却也不够资格!
如今他在外的名声,多半都是造势出来,许多不明所以之人,真的将周文武当成文武双全的才子了!
尤其是老百姓,自我判断的能力十分弱,只会人云亦云,只是知晓内幕的人却不这样认为,但他们也不敢公然跳出来去指责对方。
不过楚骁相信,一旦左相这边垮台的话,则又是另一种局面!
将第一首诗写下后。
未做太多停顿。
楚骁便是立刻将第二首诗给写下来。
正是崔颢那一首最为著名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两首诗写完,楚骁的这第一轮也就到止为止,思考再三后,他不想要第一个交卷,所以等待了有三个时辰,寻思着应该有人先交卷了,这才报告监考完。
“你写完了?”
看到楚骁交卷的速度居然如此之快,穿戴着官袍年约五十岁左右的监考官也是吃惊问道。
“怎么?我是第一个!”
这可将楚骁气得不轻。
怎么来的都是一群窝囊废?这么长的时间,还没有人交卷啊!
“不错,你是第一个。”
监考完淡淡看向楚骁,他自然认识此人,之前外界虽然盛传楚骁作出了那几首惊才绝艳的诗词,可他始终不相信。
故此看到楚骁的表现后,愈发的笃定楚骁就是来混的,妄想要利用其父亲的名气博取一个功名,但注定后者的想法要落空了。
因为这次三圣海会的博弈中,左相占据绝对上风,从主考官到下面的监考官,无一不是被安排成左相之人。
故此后者根本不可能暗箱操作。
楚骁也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