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卡帕轻呼了一口气,走到了办公室的另一侧,试着推了推窗户。
窗户纹丝不动,也被锁了。
怎么才能在不破坏窗户、门的情况下进入办公室呢?又怎么能在离开之后,让窗户、门依然保持锁上的状态?
理论上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用钥匙直接打开,之后再用钥匙把门锁起来。
可问题是钥匙由拜伦随身携带,此时大概已经被他带回家,放在了离自己最近的床头柜里。
难不成今天要前功尽弃,另寻机会先复刻一把钥匙吗?
卡帕不想就这样浪费宝贵的一晚,他重新站在了窗前,细细观察窗户。
窗户的锁是简易的插销,窗户框子上的插头插在窗架上的插座里,除非从里面把插头拔掉,不然窗户是无法打开的。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从窗户外面把插销拔开,等搜查完证据出来后,再把插销插上吗?
卡帕将注意力放在了窗户的缝隙上。
窗户与框架之间存在着微小的缝隙,约莫两毫米。
如果能搞来细线或者铁丝,就可以尝试将之塞进去,挂在插头上,从外面将插销拔开。出来后,也可以用铁丝拉着把插销重新插好。
卡帕从来没做过这样的事情,不过在脑中推演了一遍,觉得颇有可行性后,他当即开始在办公区里寻找起材料。
遗憾的是,大家是来工作的,没人会带着细线、铁丝之类的东西过来,他翻遍了所有地方都没能有所收获。
时间来到了凌晨一点钟。
报社外的巡逻士兵换了一班,卡帕坐在自己的工作位前,双手抓着头发,冥思苦想着对策。
临时政府完整的造假链、大量无辜民众被充当为国际平等联盟成员抓进监狱的真相,都是他迫切想掌握、知晓的。
而这些,都极大概率就放在近在咫尺的总编办公室里。
一瞬间,卡帕脑中升起了个疯狂的想法,那就是强行破门而入,等把证据搜集到了,白天直接赶在拜伦上班前逃离这里。
但只是几秒钟后,这个想法就被按耐了下去。
第一,他不能保证总编办公室里绝对有着证据,如果没有,他撕破了脸,就将错失未来搜集证据的机会。
第二,作为报社的记者,他的一切出行都有政府军士兵跟随。这些士兵既是保护他,也是监视他,贸然逃离下场可以预见。
看来只能等天亮了。
要么找到铁丝,为第二个晚上做足准备,要么想办法从拜伦的身上窃取钥匙进行复刻。
卡帕心怀不甘,尽力沉下心赶起了稿子。
凌晨两点钟时,稿子基本写完,进入到了校对阶段。
“砰!”
“砰砰!!”
“砰砰!!砰砰砰!!”
突然,外面传来了清脆的枪响与政府军士兵们嘈杂的呼喊。
被惊到的卡帕丢下钢笔,慌忙起身来到了窗边,看向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