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消息的具体内容,你可以自己找人去编写,但一定要做到真真假假,让人难以分辨。还有,出面的人必须要可靠,绝对不能引起任何不必要的麻烦。”
李文峰连连点头,表示明白,接着说道:“老板,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我等下就从濠镜澳那边找几个人过来香江,等他们跟报社联系好之后,直接让他们连夜离开香江。这样一来,就算有人想要追查,也绝对查不到任何线索。”
“他们怎么从濠镜澳来香江?”娄炳成眉头微皱,疑惑地开口问道。
“他们到时候会搭乘海上打鱼的渔船过来,离开的时候也同样如此。这样一来,就不会留下任何入境记录,即便有人想要追查,也绝对查不出什么蛛丝马迹。”李文峰胸有成竹地回答道。
娄炳成听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这一点确实想得很周到,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办吧!”
接着,娄炳成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他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件,递给李文峰,说道:“这里还有一篇报道,你找个规模较大的报社去发表一下,该花的钱一定不能省。”
李文峰接过文件,低头快速浏览了一下,然后抬起头看着娄炳成,问道:“老板,您觉得要不要请几位财经专家来炒作一下呢?这样可以让这篇报道更具影响力。”
娄炳成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他饶有兴致地看着李文峰,鼓励道:“哦?说说看,你具体是怎么想的?”
“目前,整个香江最为热门的话题无疑就是华资银行了。而在这个节骨眼上,恒。生银行竟然选择向香江财政司提出发行港币钞票的申请。”
“这本该是一个能够极大地提升民众对华资银行信心的绝佳举措啊!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香江财政司竟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一申请。”李文峰愤愤不平地说道。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不过呢,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大做文章。比如说,我们可以邀请几位知名的专家来深入分析一下香江财政司不同意的具体原因。这样一来,势必会引起民众们的广泛关注和兴趣。”
“然后呢,我们再安排一些人在街头巷尾散布一些关于阴谋论的言论,比如说香江财政司之所以拒绝恒。生银行的发钞申请,是因为背后存在着某种不可告人的利益关系或者政治目的等等。”
娄炳成听完李文峰的这番话后,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这个建议的可行性。
过了片刻,他终于开口说道:“李监事啊,你提出的这个建议确实很有创意,而且从理论上来说,成功的可能性也相当高。”
“我看这样吧,就按照你所说的去试试看吧!不过呢,我还是要再次强调一下那个要求,那就是无论如何,绝对不能让人察觉到这件事情和我们有任何关系。”
李文峰连忙点头应道:“好的,老板,我明白了。您放心吧,我一定会谨慎行事,确保不会留下任何蛛丝马迹的。那我现在就去安排相关事宜了。”说完李文峰离开了娄炳成的办公室。
看着李文峰渐行渐远的身影,娄炳成的思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尽管他嘴上轻描淡写地说着并不在意恒。生银行是否能够获得港币钞票发行权,但实际上,他心里非常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一家拥有发行钞票权利的银行,与一家没有这种权利的银行相比,在影响力和民众对银行的信心方面,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娄炳成作为一个来自龙国的人,他的见识自然比那些土生土长的香江人要广阔得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虽然对所谓的西方经济学那一套理论知之甚少,但凭借着多年在商场上的摸爬滚打,以及在官场上目睹的无数勾心斗角,他对香江总督和香江政府的那些官员们早已洞若观火。
尤其是香江财政司司长郭伯伟所推行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更是让娄炳成看透了这背后的种种。郭伯伟借着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大力维持低税政策,极力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其目的虽然是想要实现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这种政策的初衷真的就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美好吗?需要深入思考一下。首先,香江作为约翰牛在远东地区唯一的殖民地,其地位对于约翰牛来说至关重要。
那么,约翰牛伦敦政府怎么可能对香江殖民地政府官员的所作所为完全置之不理呢?要知道,从香江总督到各级官员的任命,都是由约翰牛本土直接决定的。
这意味着约翰牛对香江的掌控是全方位的,连最基本的重要官员任命权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在这种情况下,香江官员所推行的政策如果没有得到伦敦政府的批准,他们又怎么可能在自己的职位上稳坐钓鱼台呢?
但凡香江殖民地官员推行的政策使约翰牛在香江获得的利益受损,那么等待他们的命运只能是来自本土的一纸罢免书,他们将会灰溜溜的从香江回到约翰牛本土。
所以,当郭伯伟能够从1961年开始就一直担任香江财政司司长,而且将财政司司长的位置坐的这么稳,只能说明一件事,他的所作所为得到了约翰牛本土官员的高度认可和满意。
而要让约翰牛本土对他如此满意,其中缘由耐人寻味。毕竟,没有无缘无故的喜欢,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厌恶。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郭伯伟为约翰牛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并不是娄炳成不愿意从好的方面去看待郭伯伟,而是因为他曾经在四九城做生意时的经历,让他实在难以对郭伯伟产生乐观的想法。
当时的娄炳成,不仅需要与那些民国时期的官员们周旋,还要与那些不辞辛劳、远道而来的外国商人们打交道。
在与这些西方人的交往中,娄炳成深刻地体会到了他们的共性——无一不是唯利是图之人,他们的眼中只有赤裸裸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