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书盟

天心书盟>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笔趣阁 > 120130(第10页)

120130(第10页)

“难不成白日就不做事了?”

“铁律坊。”

“不好。”

“刑名公署如何?”顾文淮道,有些犹豫的开口,“好理解,百姓知道是做什么的。”

而且还能蹭一蹭刑部的威望,从兵部挖点人填补缺漏。

贺云昭眼睛一亮,“这个好。”

成立的一个新衙门势必在朝堂卷起风暴,但贺云昭一派自然气度。

要是贸然成立一个新衙门,分了刑部大理寺的权,那他们定然会竭尽全力反对。

所以必须换一个说法,将权力分润给其他人,在新成立的衙门里有自己势力,这个说法岂不是悦耳的多?

贺云昭看向曲瞻,笑像一只大狐狸,她问:“你认为如何?”

曲瞻举手投降,他叹口气,“好,我去说服几个老顽固。”

“曲大公子辛苦了。”贺云昭玩笑道。

曲公子呵呵一笑,他道:“为殿下分忧不辛苦。”

贺云昭抬手一指,“那一摞也顺手处理了吧。”

曲瞻:“……”

贺云昭还特意叮嘱,说服的手段一定要柔和,不要引起太多关注。

曲瞻表示他完全能做到。

第124章

贺云昭是个做事做全的人,不论是在佛东宫属官面前还是在一群幕僚前面,她的言辞始终保持一致。

她对着东宫属官讲她想要组建新的一个衙门,将查案以及治安的差事接过来,令京城内外百姓生活安稳,不必为流氓地痞亦或是江洋大盗所扰。

能到东宫做属官的人有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既非家世也非才华,而是他们这些人在朝堂上坐不上自己最心宜的位置。

甭管是大有来头还是出身寒门,他们背后都有人。

即使是寒门士子,他们的身后也有赏识他们的大官支持,不然名字都很难报到贺云昭眼前。

对这些人就得好好讲了,谈刑部的怠政,论大理寺的效率低官员说不上话,再讲一讲顺天府尹被刑部与大理寺压制。

这群人都是有资格上朝堂但是得不到自己心宜的位置,跟着太子才是最好的选择。

贺云昭就得让他们知道,组建新衙门是因为旁的衙门无能,各府司办差无能。

这群人一听便立刻卯足劲干活,极力托着贺云昭的想法能够顺利实行,他们会努力在朝堂上发力。

但对着她自己的一些幕僚,可就不能这样讲了。

贺云昭的幕僚多是还未中举人的读书人,这些人心思还比较单纯,又因为有一技之长而被贺云昭看中。

对着他们贺云昭就换了叙述的重点,她得从百姓的疾苦讲起,将百姓的面临的各种困难摆在他们面前。

还未完全进入朝堂的读书人比较单纯,抱着一腔热血,满心是为百姓做事,让他们来研究刑名公署的建制最合适不过。

当然,因为他们有些理想化,难免有些地方是无法落实到位的。

这时候就需要一部分的东宫属官去反驳,两方越辩越明才能得到一个最好合适如今世道的刑名公署。

不过对他们是这样说,但在实际操作中,贺云昭还需要人去执行,这就用到了一些切实的心腹

曲瞻、顾文淮、赵同舟、朱检等人均在其列,另有贺锦书、裴泽渊、穆砚等旁听,涉及到与刑部、大理寺、顺天府的博弈,这些人手还是精简了的。

贺云昭提前告知大姐,此番安排来旁听,有她的一部分私心,因此不可插嘴。

贺锦书进步虽快,但要她能在几个月时间内补上旁人十几年的积累,还是有些为难人了。

但贺云昭认为,政治这种事就是要多听多看,一直闷在书房里处理文书只是一个好的助手,而非一个好的主官。

从座次来看已经很能明白此次小会的中心在何处,裴泽渊与贺锦书坐在后面,曲瞻与赵同舟坐在贺云昭下首,恰好一左一右。

贺云昭瞧了一眼,她笑着喝口茶,随后便开口问道:“诸位以为该如何与刑部、大理寺、顺天府会谈。”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