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书盟

天心书盟>从姑获鸟开始 > 第955章送上门的好先生(第2页)

第955章送上门的好先生(第2页)

丹娘听得心花怒放。

看着记载了满策的账簿,心下飞快算了算进项,不由得春光满面,喜色迎人。

“那也与吴大娘子你的能耐脱不了关系,若是换了旁人,怕也难有这样的进益!”丹娘并不独揽功绩,“我铺了明路,也要大娘子你会走才是。”

两三句话捧得吴大娘子笑眯眯,她又道:“说起来,这一趟经过肃州,见到了夫人的姐姐姐夫,他们两口子刚巧托我求夫人办点事。”

“噢,什么事?”

吴大娘子拿出一封书信递过去:“他们托我的车队带了几个人回来,都是一家子,说是原先是从京里头过去的,祖上原是太医,在肃州扎根了数十年,年前也帮了他们不少忙……噢,你还不知情,入冬那会子,肃州发了一场疫病。”

“要紧么?”丹娘一听,心悬到了嗓子眼。

“夫人放心,已经平息了,这家人就在其中立了不少功劳,也因此家里的老太爷身子不爽了,总想着回到京内瞧一瞧,夫人的姐夫便请书上奏,替他们家谋了这份恩典,可举家返京。”

“可惜……这一趟路远,天又冷得很,老太爷还没能熬到动身,人就没了。这家人也只好带着老太爷的衣冠同行,将他安葬在了肃州。”

丹娘听了一阵唏嘘。

看完了书信,她也明白慧娘两口子托付之事。

这老太医一家子离京太久,早就没有了根基,如今可能只有祖宅能落脚。

他们又是立了功的,圣上点头让他们返京,慧娘两口子便想让丹娘帮忙安顿。

她细细品味着信里的每一句话,忽然两眼放光:“这一家子有几人?都会行医么?”

“夫妇两口子,底下共有三子两女,皆会医术,都是老太爷一手带出来的。两个女儿就在肃州当地成了婚,便不能跟着一起返京。大儿子早已成家,有了两个小的,尚不足十岁,另外还有一对双胞胎儿子——”

说到这儿,吴大娘子压低了声音,“说来也是个故事呢,原先这家太太都没察觉到自个儿怀孕,那会子都过了三十了,等发现了肚子都起来了,这才意识到是老蚌含珠,又有了身孕。这一胎却生了一对儿子,母子皆平安。”

“这两子竟比大哥更有天赋,是天生学医的一把好手,只可惜……时运不济,总也出不了头,拖到如今也及弱冠之年,尚未成家。”

吴大娘子有些感叹地摇摇头。

丹娘问:“那……这府上的太太年岁几何?”

“都五十多的人了。”

丹娘更开心了。

太好了!年纪是大了点,可行医之人年岁大了才好呀,说明经验足有能耐,况且还是女子,这不正是兰心女学想要的先生么?

这家太太都五十多了,想必那位老爷也快六十了。

原先怎么都寻不到,这会子一来来了两个。

丹娘欢喜不已:“难为大娘子跑一趟,既是我四姐姐开口了,我哪有不帮衬的道理,何况我这儿正缺人呢,也不知道他们一家子愿不愿意来我的兰心女学……”

几日后,略作休整的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到了抚安王府。

丹娘开了正堂待客,足见尊重。

寒暄两句,她见为首的夫妻俩面色和气,人虽精瘦,但气色上佳,谈吐文雅,举止斯文,心里越发满意。

这家人姓何。

何老爷祖上便是太医,要说底蕴怕是没能比得过他们家的了。

丹娘将自己的意思说得清清楚楚,又笑道:“若能来我兰心女学,那真是我之福气……”

何老爷与太太对视一眼,又惊又喜。

他们北上归来,算得上无依无靠。

要说在京内谋差事,又谈何容易,正为生计发愁时,这位襄和夫人竟率先给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去授课,教女孩子们学些医术药理,既没有勾心斗角,又不用看人眉眼高低,真是再好不过。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