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栋胃口很大,至少要1000亩。
这个力度,唯有市里才能协调下来。
市长秦洪柱的态度,非常关键。
看着书记乡长一副“将相和”,一心谋发展局面,李云霄等几个副乡长也安心不少。
李云霄更对赵乡长高看一眼。
她看得出来,虽然赵乡长看似一切都围着书记转,但赵国栋手中好似有根无形的线儿,放风筝般牵着秦观走。
话事权、话语权,主动权,一直牢牢掌握在赵国栋手中。
秦观看似掌握大局,但事事都有赵国栋发动,提议,秦观只是点头而已。
虽然书记乡长配合日益默契,但并非应有状态——理应是书记说干什么,乡长提怎么干。书记提目标,乡长讲落地。
这就能看出,赵国栋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把握全局的能力在秦观之上,甚至连情商都能向下兼容,带动秦观融入他的工作节奏。
虽然看破,但李云霄并不说破。
难得两位主要领导,能和衷共济、共同奋斗,这是副职班子成员的福气。
她暗暗希望,这种局面能维持长久些,让自己更好作出成绩。
同仁堂的工作节奏,果然很快。
其实,赵国栋与陈铭早有规划,连投资建厂的具体方案都商量妥当。
建设施工方案、工程监理招标,都准备完成。
第二天,一期投资款到账。
同仁堂对社会发了招标公告,公开招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
按招标法,十亿级固定资产投资,必须走招标程序。
又把隔壁神农乡,酸得不要不要的。
“可恶,陈铭与赵国栋果然早就眉来眼去。”
刘金水听说同仁堂真的跑了,投奔了赵国栋,出离愤怒。
范成林怒道:“之前什么营商环境,什么焦点访谈,不过是找了个撤资的借口。往咱们身上泼脏水,好名正言顺、堂而皇之离开。”
刘钢:“走就走呗,还弄得咱里外不是人。”
“先别管同仁堂了。”
刘金水颓然道:“先想清楚,怎么对付秦市长检查吧。这个顾不上了。”
他们焦头烂额,自顾不暇,想要报复同仁堂和赵国栋,也暂时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同仁堂“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