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一位看起来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从队列中走出来。
“陛下,臣周培公有话上奏。”
此时的周培公,因为辅助吴丹将军参与军事行动有功,被授予七品官职,所以他站在所有大臣队列的最末尾。
“哦,周培公!”
康熙仔细思索了一番,似乎对眼前这人没什么太深刻的印象。
“你可有退敌之策?”
周培公不卑不亢地启奏道:“回禀陛下,现在京师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调拨了,但是京师却还有一些能征善战之兵的,如果能把他们集合起来,其战力也不亚于绿营兵。”
就在周培公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朝堂上衮衮诸公只感觉后脊梁一阵发凉,似乎有一种被算计到的感觉。
康熙听完周培公的话后,眼里闪过一丝精芒。
“哦,说说看!”
“陛下,咱们京师里,有许多王公大臣八旗子弟还有商家巨贾,家里都豢养着不少家奴,这些家奴有不少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
“如果把这些家奴能聚集起来,最少也有数万人之多,只要稍加训练,立刻就能成为一支能征善战之师。”
周培公说完这些话后,立刻对康熙行了个大礼,随后退入了队列里。
“嗡~”
周培公的话,立刻引起了朝堂上衮衮诸公的议论。
他们家中的确有不少家奴,这些家奴说起来也可以说是他们自己的私兵,每个人都是有一定战斗力的青壮。
但这些家奴可都是这些朝臣们自己花钱供养出来的私人武装,一旦交给朝廷,他们前面培养的所用的金钱和时间,可就全打了水漂了。
而且在场的诸公,哪个不是家大业大的,如果没了这批私兵,他们个人的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
现在可不是和平时期,南边打得正热闹呢,北边也开始不安稳了。
如果。。。万一。。。朝廷战败了。。。
只要自己还有这些家奴在手,至少自己全家老少的安全还是有一定保障的,大不了就让这些家奴护着全家逃往海外。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里,最珍贵的只有两种东西,一个是黄金白银,另一个就是有战斗力并且忠诚于自己的私兵。
此时这些大臣们看向周培公的目光里,都蕴含着丝丝杀意。
“周培公这个王八犊子,是想掘自己的根啊!”
康熙帝看着朝堂内那些大臣们阴晴不定的面孔,他何尝不知道这些大臣们的心思呢。
只要是人,都是有私心的,地位越高的人,私心越重!
可是现在自己治下的江山,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如果京师这边始终没有什么反应,北边的察哈尔部估计很快就能打到京城周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