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德国,巴泽尔一世在柏林的城市宫内发出他标志性的笑声……,哈哈哈哈哈哈!
赌赢了赌赢了,这次德意志真的赌赢了。没有英国支持,沙俄不割地赔款都不行。接下来是联手奥匈继续狂攻,还是见好就收,主动权都在德国手里。
至于美国,原本英国下的军需订单全被砍掉。暴涨的大宗商品价格腰斩再腰斩,昂扬上升的股市嗖的掉头下跌。
1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刚开盘就被汹涌而至的卖单淹没——踩踏效应出现了,所有交易所和投资人都想将手里的股票卖掉,免得颗粒无收。
可被炒到高位的热门股票眨眼就眼变得没人要,各家财团面临投资人和银行的撤资压力,眼睁睁看着自家股票大幅贬值。
就连一向豪爽的中国也不理会美国股市,只对实物交易感兴趣——感兴趣就好,为了挽回损失,各家美国财团主动将过剩的产能和产品大幅打折出售。
这时候流动资金比命重要。
股市的恐慌犹如推到的多米诺骨牌,眨眼间重创美国经济。白宫的威尔逊总统不得不出面为股市打气,并提出一系列救市措施。
“兄弟会”同样被英国的政策转变打的措手不及,原本在度假的马可世立刻返回华盛顿,聚集了团队执委开会,并向英国方面质询发生了什么事?
英国被选者只淡淡表示,他们不想在无意义的战争中消耗自己,仅此而已。
马可世作为“兄弟会”头领,没过多犹豫就下令买入正在暴跌的美国股票,不能让美国经济陷入寒冬,更不能指望政府救援。
同时“兄弟会”发挥自己在国会的影响力,要求白宫立刻联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不能让澳新军团从东南亚撤离,不能看着中国拥有整个东亚。
“兄弟会”执委感受到了来自世界岛的森冷寒意。英国终究还是防着美国一手,选择跟中国和解,甚至予以支持。
“很显然,在中德联手后,中英也走到一起。它们不愿自我消耗,更不愿拱手交出世界霸权。他们在针对美利坚。”
“美国的敌人联合起来摊牌了。我们该如何应对?跟他们打一仗吗?”
“跟谁打?英国还是中国?美国要打中国得跨越一万公里的太平洋,打英国得跨越六千公里的大西洋。就算我们控制了五角大楼,白宫和军队也不会同意开战的。”
“先生们,我收到个不好的消息。法国政府也取消了向美国财团订购的军需订单,明天的股市会继续暴跌。
另外,法国被选者团队虽然对英国的出卖极为愤怒,可他们也不愿进行无意义的消耗。毕竟现在法国号称“非洲宪兵”,不愿丢掉这个称号。
我猜下一步法国也会向中国靠拢,撤出在安南的最后几个师,换取两国停战,恢复外交和商贸往来。”
“见鬼,法国人怎么能忍受德国扩张?英国真是太可恶了。如果没有这场战争的消耗,美利坚只能被困在北美。”
没有一战和二战对欧洲列强持续而惨烈的消耗,美国的称霸之路会坎坷许多。“兄弟会”执委讨论两三个小时,发现自己能做的不多。
白宫方面婉拒了马可世以“前总统”身份提出的建议——威尔逊不同意在当前时刻强化在菲律宾以及西太平洋岛屿的驻军,免得刺激中国。
理由是美国经济需要中国市场。
“白痴威尔逊,他有没有点战略头脑?现在中英事实结盟了,他们正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美国。难道我们还要继续向中国出口战略物资?”
华盛顿时间,16日上午9点,威尔逊总统在白宫发表讲话表示将对股市进行干预。
但美国国会很快拒绝了总统的救市提案,还有大批议员认为股市震荡属于正常现象,市场会让经济自行恢复。
只有“兄弟会”的关联银行和券商在掏钱救市,但面对雪崩般的经济危机,几亿美元资金也只能支撑股市几天不下跌而已,无法挽回投资者的信心。
马可世再次向白宫发出请求,要求威尔逊立刻行使自己的总统权力,强行介入纽约股市,调整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策,制止连锁债务在金融领域的蔓延。
这个建议在国会遭到一半同意,一半反对。威尔逊完全乱了手脚,气得马可世大骂对方白痴——该死的,美国总统为什么只能当八年?
由于炒股的资金很多来自银行,股市的暴跌将银行也拉入深渊。17日,纽约多家小银行宣布无法收回在股市的资金,只能破产。
全美金融机构随即爆发更大的恐慌,挤兑现象出现。
18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停止交易,可等到20日重新开盘,依旧是暴跌。
随着纽约的证券机构不断歇业破产,购买股票投资的美国散户愕然发现自己的财产被清零,用于投资的积蓄一分也拿不出来。
此刻美国人终于明白,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爆发,并正向全美企业和社会蔓延。
消息传开,英国查尔斯一世在白金汉宫内发出感叹,“上帝保佑大不列颠。这么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是毁灭性的。
美国人受困于自己的贪婪,是自作自受。他们至少两年内缓不过来。我们有时间从容准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