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造舰,船壳成本很低,电子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则非常复杂,耗时良久。可目前的海军造舰简单许多,电子设备也就是雷达和电台,入役测试主要集中在机械方面。
海军装备建造周期长,必须在战前拥有足够规模——现在中英,中法在东南亚交手,海上全靠联合舰队的四艘“凤翔”级航母充当主力。
真要等到开战后再来造舰,黄花菜都要凉了。
类似能大幅提升生产力的工业设备和技术有很多很多,列强只恨自己手头人力物力不够,拼命的爬科技树,想要抢占制高点。
至少不被落下。
日俄可以算是这场科技竞赛的第一批失败者。他们国力不足,跟不上竞争对手的脚步,转眼就被虐杀——在面对中国制导炸弹和预警机时,日本军队犹如被屠了一般。
俄国则没有足够的经济体量来摊平科技竞赛的成本,巨大投入的背后是极其低效的行政管理,同样把自己自给拖垮了。
其实中国的境遇不会比日本好多少,缺乏殖民地的德国上限也很低。于是“圣光”想方设法跟美国市场绑上,德国又使劲绑上中国市场。
现在中国有近五亿人口,日本有五千万人口,再加上东南亚的近亿人口,可以说中华文明圈在人力和市场方面不惧任何对手。
“虽说我‘大中华’内部消费能力低了点,可对技术要求也不高呀。光是东亚内部经济循环的海运需求,就足以支撑起庞大的造船产业链。”
周青峰在文件上批示,给参与国家重点大型设备安装调试的项目组予以嘉奖,对有突出贡献者吸收入党,并给与奖金或住房等方面的奖励。
第三份是绝密文件,由外交系统从帝都转发到东京,必须由周青峰亲启。
文件内容是关于目前正在进行的世界大战,有“圣光”内部常委的批注意见。虽说周青峰开溜不管,但相关信息还是要抄送给他。
大战交火已经九个月,各国动员基本完成。
中国扎扎实实动员了五百万军队,但三分之二是乙等乃至丙等步兵师,主要用于在东南和西北方向“修理地球”,搞基建为主。
沙俄动员了五百万军队,但前期被德国打的太惨,被俘人员超百万。加之两线作战,其兵力并不充足。
德国、奥匈、罗马尼亚等国动员了六百万军队,西守东攻,目前状况良好。其中奥匈杀进了乌克兰,正围攻基辅。
中方特意提醒巴泽尔一世,善待被占领区外族民众,缓和民族矛盾,利用波兰和乌克兰的土地和人口——不要再搞出粮荒这种破事了。
巴泽尔难得听进去了,也学中国在日本的政策,宣传沙俄的暴虐和残酷,对占领区进行土改,拉拢分化底层为己所用。
沙俄这个靶子真是太好打了,这也是“圣光”不愿让俄共“布”上台的原因——真让苏联出现,就不好在道义上指责毛子,也不好拉拢遭受沙俄压迫的阶层和边疆少数民族。
“五百马力航空发动机已经出来了,拥有一千五百公里作战半径的‘轰-2’原型机正在试飞,地域辽阔的俄国也遭不住制导炸弹的战略轰炸。”
周青峰看到文件中德国方面向中方提出的请求——希望国防军在贝加尔湖方向加把力,把更多的俄军吸引到东线去。
国防部长陈定却表示军队目前缺乏在贝加尔湖方向发动进攻的能力和意愿,因为西伯利亚的环境实在太糟。
但另一个方向,从新疆的乌鲁木齐出发,轰炸俄国的新西伯利亚也就一千两百公里距离。虽说兰新铁路尚未修通,但靠卡车也能提供一定后勤支持。
报告末尾提到目前国内卡车年产量达到五万辆。但日本被美国加强后,其每年卡车制造能力有两万辆,可以极大补充军队消耗。
常委已经批准陈定的方案。
用不了多久,距离贝加尔湖一千五百公里的新西伯利亚也不再安全——每每看到俄国地图上城市间的距离,周青峰总忍不住骂一声“操”,毛子占的领土实在太大了。
因为新西伯利亚距离毛子核心区还老远老远。但把东部战线一口气推进上千公里,毛子也得急的跳脚。
“至于英法……他们的表现可真是怪异。”周青峰继续阅读报告。
办公室桌面的电话响起,秘书在外头打进来,说有一位来自欧洲的朋友联络了驻日大使卡佳,要求见“东纪委”的书记。
“欧洲的朋友?”周青峰瞧了眼战情报告中关于英法的部分,随手将其合上,“是谁?”
秘书道:“他说自己叫孔帕尼,卡佳女士正跟他一起过来,有要事找书记同志面谈。”
啊……是比利时的那位被选者掮客。
他这时跑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