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书盟

天心书盟>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21 > 5060(第22页)

5060(第22页)

一旁的孟丞瞧了一眼,他温和的笑笑,“是啊,有了空闲,咱们一道聚一聚才是。”

顾文淮整个人都要僵了,几乎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在此刻感受到了自己与这些官宦子弟之间的天差地别。

离开前,贺云昭若有所思,她轻拍顾文淮的肩膀,“顾兄,从前这种事与你干系不大,但今后你要慢慢习惯了。”

顾文淮看着贺云昭的眸子,眸中情绪淡淡,看不见刚才的紧张惊骇。

下值前,顾文淮犹豫许久,在屋子里转来转去,终于下定决心,将贺云昭拦住。

他深吸一口气,深深一躬身,拱手道:“还请贺兄教我!”

贺云昭笑了,还是很聪明的嘛。

第55章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为‘文’也。”

不耻下问,说来简单,但落在实处却难。

别说是问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有多少人甚至连向自己的师长请教都深感羞耻。

但人的羞耻是一件好事,人与野兽的区别之一就是懂得羞耻。

出身寒门的学子往往更加清高,不够和光同尘,有人腹诽是这些学子什么都没有于是只能抱着自己清高的名声生活。

贺云昭却不赞同这样的话,她认为出身低微的文人更加清高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他们敏而好学,身边又没有权势加身的尊长以身教导,那么他们所能学到的一切来自于书本。

而书中的人物便为圣人,圣人是因言行学识才会被奉为圣人,他们跟着那样的人去学是再好不过的。

世道不能适应他们的清高,是世道的错,而非纯澈之人的错。

当然,那些假清高的人可不在此列。

顾文淮出身寒微,若非靠着自身天赋得到大儒赏识,他连进京的机会都不可能有,他心中当然是自傲于自己的天赋。

只不过一进京城,他心中潜藏的骄傲便全部被打破,京城太大了,才华在在这里不算什么,天赋也不顶什么用。

他心中知晓贺兄与孟兄均是温和待人的好人,但他总是忍不住在心中作比较。

顾文淮直到到现在为止还住在官府提供给年轻官员的小院中,那样的地方环境自然算不得好。

小厮是舍不得雇的,只有他族里一个侄子跟着来当随从能处理些杂事,好在官府给的院子位置好,他能走路来衙门。

他这样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每月俸禄为三十贯钱,禄米二十四石。

翰林院给新晋官员们每人发了十五贯钱,算作一次性的补贴。

顾文淮一人带着一个族侄在京城生活还算富裕,但要想在京城安家可就不太容易了。

而反观贺云昭与孟丞两人均是出身富贵,些许钱财不放在眼里。

不仅是体现在生活水平上,还在日常相处上。

顾文淮在家乡时也是一方才子,他与友人诗酒相和十分潇洒,但到了京城才觉出自己竟如此稚嫩。

他本意为安慰贺云昭,他是真心认为一个节度使的死怎么也牵连不到他们翰林院。

但他开口后听到的却是节度使那样执掌一方的大官是贺云昭师父的女婿,他当着人家面说这样的话!

顾文淮彻底僵住了……

他只听出孟丞轻巧接过去话,应是为拉近关系,但其余的地方他实在辨不明。

《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到去有学识的长者尊者处请教,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出身寒微的学子就要经营好自己的名声,遇到请教的机会要紧紧抓住。

顾文淮年少时一直在师父家中听教,虽为弟子,但也不免有寄人篱下之感,尤其和其他出身富贵的师兄弟相比,总像是吃白饭的。

一整个下午,他都看不进一页书。

陈修撰交代给他的文书,他翻来翻去一个字都没读到心里去。

向比自己年纪小且家境富贵的同僚请教是极羞耻的,仿若开口便是低人一等。

顾文淮脑海中翻来覆去不断翻滚着贺云昭的面孔与话语,贺兄是真正的君子之风。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